找到相关内容5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十牛图

    成佛不止于形体打坐。譬如牛拖车,车不行,打心之牛,而非身之车。坛经:“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,见本性不乱为禅。”又说:“行住坐卧,常行直心”便是一行三昧(禅定)。身为车,为客体;心为牛,为主体。禅定...

    依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440990.html
  •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——以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为中心

    没有妄念的,有妄念就是凡夫,所谓“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、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”,如他所描述“一行三昧”的时候,就说:“念佛心是佛,...由相而臻无相,这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地方。   1、持名念佛:就是称念佛的名号,如何称念呢?道信禅师引了《文殊说般若经》中“一行三昧”的修行方法,如说:   善男子、善女人,欲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5641646.html
  • 依法谈妙

    智慧,皆奇妙不可思议。  3、行妙:指智慧能启发实践正行,究竟到达宝所(涅盘解脱),故智妙之后,强调行妙,行妙泛指圆教所说的一切行,如:一行三昧、止观、戒定慧……十乘观法等行法。  4、位妙:由妙行所...

    永 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049981.html
  • 黄梅四祖寺——中国禅宗丛林的发端

    ,教人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。以农养禅,行证并重,禅戒合一,融摄止观等一切法门。蕲州双峰多有得果之人。其忍禅师,承信禅师后,法妙人尊,时称东山法门;荆州法显,受“出要之方,降心之术”;衡岳善伏,得“入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450774.html
  • 禅与禅学广狭二义辨

    之义。禅门南北二宗,都称其所修的定为“一行三昧”,南宗还有“一相三昧”、“般若三昧”,其实皆一行三昧一类。北宗尤重坐禅入定,于定心中反观内照,由定发慧。   南宗虽不拘于坐的形式,却把一行三昧的实践贯彻...,完全当得起“禅宗之称。   禅宗虽重禅定实践,但其所修的禅,非一般的小乘、大乘禅,而是以现见自心佛性为门的一行三昧、实相禅。《神会语录》、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等,把达磨门下展转相传的禅称为“如来禅”,...

    陈重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05081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禅净双修思想

    兼修而达到禅净同归,可以说是对《文殊般若经》的一行三昧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淋漓尽致发挥。禅净双修及禅净双融的念佛禅,至今仍为中国汉传佛教界禅法的主流,有待于进一步发扬光大。禅净双修的念佛禅还传往海外,...

    圣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3951342.html
  • 何谓“楞伽禅”与“般若禅”

    列入楞伽禅八代祖师传承中,但他们所建立的“东山法门”却有别于楞伽禅。因为“东山法门”一方面仍依《楞伽经》重“心”的禅学思想;另一方面却主要依《文殊说般若经》(简称《般若经》)的“一行三昧”。同时,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0758004.html
  • 圣迹:禅宗四祖的说法道场——千年古刹四祖寺

    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。以农养禅,行证并重,禅戒合一,融摄止观等一切法门。 正觉禅寺,始建于唐武德七年(624年),最初由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,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。鼎盛时期有殿堂楼阁800多间,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宗四祖|四祖寺|圣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1431078827.html
  • 禅宗四祖的说法道场——千年古刹四祖寺

    修习一行三昧以明心地。以农养禅,行证并重,禅戒合一,融摄止观等一切法门。 正觉禅寺,始建于唐武德七年(624年),最初由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,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。鼎盛时期有殿堂楼阁800...

    佚名

    |$False$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1/10230093622.html
  • 《壇經》的心性與佛性略探──兼論性覺與性寂

    三昧、一行三昧。 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,於彼相中不生憎愛,亦無取捨,不念利益、成壞等事,安閑恬靜,虛融澹泊,此名一相三昧。 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,純一直心,不動道場,真成淨土,此名一行三昧。若人具...學法者要時時將注意力回到自身,內觀自性,將自己心中的邪見、煩惱、愚癡、迷妄從自性去除,使自性不染著。  C無念為宗  學法者接著要將佛性種子不斷灌溉,使之成熟(成就種智),須修「一相三昧」、「一行三昧」,此二三昧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440228.html